托马斯 · 吕特和王海燕
2014 菲瑞兹 · 温特工作室画廊 · 近慕尼黑, 2015 巴登 - 瑙海姆市双人展 · 近法兰克福
德国抽象主义潮流的起源虽然比表现主义潮流晚,然而当代艺术却将抽象主义作为第一关键词; 这个顺序的排列概括了德国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向、文化性格和历史脉络。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威利·包美斯特(Willi Baumeister)和菲瑞兹·温特(Fritz Winter)是德国抽象艺术中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所表现的主题及创作的内容,大多与他们的艺术经历和人生遭遇密切相连。 从1930年代开始,他们作品被指责为“堕落”而禁止展出。随后一些艺术家被征入伍,亲眼目睹和经历了“二战”的血腥残酷。这些切身的感受为德国的抽象主义艺术谱写了一个宏观的政治、哲学以及战后经济神话的历史图景。
菲瑞兹·温特(Fritz Winter)出生于1905年,作为保罗·克利(Paul Klee)、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和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的学生就学于包豪斯艺术学院(魏玛-柏林)。纳粹时期被迫结束职业生涯。 在慕尼黑期间,他多次拜访表现主义 „桥社“代表人物恩斯特·路德维希·科席勒(Ernst Ludwig Kirchner)。 他所创作的小而黑暗的、痛苦的抽象画,表现出典型的时代悲观情绪等特征。二战结束从苏联战俘营回归德国后,参加多次展览并获各种艺术奖,后任卡塞尔市立美术学院教授。
1955年德国在卡塞尔市创办的第一届文献展上,温特一幅巨大的抽象作品被挂在巴勃罗·毕加索的一幅主要作品《镜前的少女》(Girl before a Mirror)对面展览。其意图显然为一次将卡塞尔的抽象艺术家作品,与现代主要艺术家的成就抗衡的尝试,以通过对现代大师核心历史作品迷人再现的角度,来达到对德国现代主义艺术的认可。这种对抽象艺术的扶持,保护现代主义传统,以及恢复德国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位于墨尼黑附近的弗里兹・温特工作室画廊,在他的后人主持下,属于德国主流艺术策划活动的机构。2014年该画廊为德国雕塑家托马斯·吕特举办展览时,我的新作当代水墨画被邀请参展。画展主调为黑白,结合温特工作室建筑风格,一座包豪斯工业设计历史文化保护物,展示出艺术对话的特征: 用截然不同的创作材料,以东方与西方独特表达形式,从墙面水墨绘画到室内室外的钢雕;虽然各自运用独立的艺术术语,却又共同构造出相形互补的空间环境,传承着温特对光的隐喻及审美独到的见解。
当代钢铁雕塑的发展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影响;现代化的建筑及其环境,要求艺术用概括、精练和简化相应的形式来表现;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和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着艺术家去从事抽象化创造的尝试。与托马斯·吕特钢雕进行对话,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 而是通过线、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情绪, 激发人们的想象, 启迪人们的思维,是我在德国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使命感: 用另一种抽象艺术形式, 表现独特风格, 近期的尝试乃仅用墨色和宣纸。
天然墨色和宣纸,中国传统水墨画材料,不仅凝聚着文化艺术制造的奥秘,同时也蕴含着历史哲理。 水墨绘画程序中先淡后浓,以深色覆盖浅色的方法,在这些水墨画的绘制中有预料不及的震撼: 当大片墨色独统画面时,仅仅留有些微的白色时,其白色亮点显示出的光芒,如建筑空间光线的透视,为前人不曾尝试过的表现方式。
对吕特抽象雕塑的认识,不仅仅是他的钢雕形体,以及它被置放于不同的环境中的印象, 用水墨材料描绘在画面中,用中国元素及风格给予解释和对话, 并达到意趣和谐,异曲同工的效果,证实了抽象艺术是无语言与材料隔阂的;也就是说中国水墨画, 当这种绘画材料表现到极致时,能创作表达出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艺术画面。
2015年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巴登·瑙海姆市举办的第二次双人展。吕特的大师班指导老师约翰内斯·彼特·豪卿根,一位德国建筑艺术大师,德国纽伦堡艺术学院教授,如此写到: „我们都知道艺术领域有千姿万态的 创作形式,如具象表现,临摹或叙事创作艺术,脱离具象使用综合技术表现自我创新的抽象表现。我们知道色彩空间值, 了解色彩情调值,关于色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中的影响。托马斯·吕特为这等双人展,以对应法的方式, 从王海燕的水墨画中, 选择其理想的局部,用相机拍摄后并数倍放大, 这些被扩展了的水墨画,一方面作为黑白图形的背景,互补于他的钢雕体积,另一方面将在水墨画面中类似于他的钢雕分解层面和端接结构,使其与他的雕塑呼应相照。
王海燕各类风格的作品,来之于她众多的工作经历和艺术素养,并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创作,给观众留有无限的想象余地。
为了在画布的表面将场景无一漏失的绘制出来,恩斯特·威廉·纳尔 (Ernst Wilhelm Nay)用了抽象的片状笔触绘画法; 乔治·卡尔·法赖尔(Georg Karl Pfahler ) 以色块绘画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他们在绘画前景中运用暖色调覆盖于冷色调的背景,或者相反, 以冷色为前景盖住暖色的背景。从王海燕早期竹韵图中可以看出,她的传统中国绘画法用的是同等色彩覆盖法来表现画面空间的。
在此我仅就王海燕水墨作品中表现的平面和空间范围给予评论和阐述。为了解她的水墨画,让我们回顾一下空间的概念: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时期,虚幻深度的空间表现方法,是在现代的帆布画面上,从画面中间直到画布的边缘,构造成了“写实”绘画作品。
这种原理在王海燕后期的抽象画也得以运用; 她近期的当代水墨画中将这一绘画原则得以继续发展。她表现空间和间隙空间运用水墨的堆积方法,从不同的运笔方向直到画面纵横叠合; 这些如纤维纹理的走向及变化的绘制画作,为经典绘画原则的表现,即以画面中部为主题并保持全范围的原则,不再发挥作用。 她作品中这些互相连接的表面,展现出空间自由浮动的视觉效果。在她另一些水墨画中,用近似乎于密集的笔触,层层交替绘制,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和无以测试的深度。 这些新型的无界定空间感,可以确信, 它引发观众从小型的整体画作到放大的局部画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探究。
水墨画用笔的交叉堆积和断层的黑色画面,勾画出符合于当今时尚的透明无尽,视野无疆的新空间印象。
托马斯·吕特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木雕艺术家,从事木刻雕像不是他的艺术人生目标。1991年当我在纽伦堡艺术学院创办“艺术与公共空间” 专业时,作为学生的他,其兴趣所在是表现市政空间, 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以我对当今德国钢铁雕塑的了解,托马斯·吕特在钢铁雕塑上能把握最大面积和吨级重量的创作,到目前为止展览的总量已经超过100吨。
2000年吕特为自己建成了半露天半室内的工作室,他使用1150 度以上的高温及 重型设备来创作自己的钢雕。
当代钢铁雕塑领域,如英国的安东尼·卡洛(Anthony Caro),用管,板,角铁等未经处理的工业零件等来创作其雕塑作品; 或着当今最有名的钢铁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表现空间方式使用未加工的钢板,彼此衔接并弯曲的组合成动态的空间群。
吕特的钢铁雕塑在对材料处理上是多元化的。 他在创作时将同等钢铁材料合成, 在决定性的部位进行切割,当钢材被加温至它理想的度数时,他使用弯曲和扭转工艺,将似乎还在燃烧着的钢铁进行旋转,将钢铁材料的内外变形达到他所认可的美学性,展示出他所如愿以偿的结构和形态,这等创作是人工刻意制作无法企及的。
我始终认为在艺术事业中,这样的合作形式应当继续推广;它如同类似的社会群体, 艺术 不能被小范围群体垄断,而是要让大多数进行参与; 艺术的最后堡垒,是提供给每一个人自由解释和观察画面的空间。“
王海燕